• 网站首页
  • 文化资讯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体育文化
  • 品牌文化
  • 文化教育
  • 城市文化
  • 影视文化
  • 公益慈善
  • 文化展览
  • 戏曲戏剧
  • 音乐文化
  • 《 时代印记 》——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王元海

    发布时间: 2024-11-01 20:02首页:主页 > 文化资讯 > 阅读()

    《 时代印记 》——为人民而艺术丨专访王元海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中国文艺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中,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、思想支撑和艺术资源。展现新时代的壮阔气象,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,书写新时代的恢宏史诗,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。


    在历史的长河中,文化与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,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。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:“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”这不仅是对文化地位的肯定,更是对艺术使命的召唤。艺术,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源自人民,更应回归人民,为人民抒情,为人民抒怀。


    习总书记强调,“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,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。”这要求我们,在创作中,要扎根生活,深入人民,从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汲取灵感,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,展现人民的风采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,也是艺术的源泉。艺术的最高境界,就是让人动心,只有扎根脚下这片生于斯、长于斯的土地,文艺才能接住地气、增加底气、灌注生气,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。


    “为人民而艺术”,意味着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,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期许,也是对艺术作品的评判标准。艺术作品应当是人民情感的共鸣器,是人民生活的写照,是人民精神的食粮。只有这样,艺术才能在人民心中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,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。


   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我们应当牢记习总书记的教导,让艺术的种子在人民的沃土中生根发芽,用艺术的光芒照亮人民的心灵,让“为人民而艺术”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行动指南,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王元海,男,生于1970年2月15日,中国民革党员,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,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甘肃画院油画院院聘画家,兰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,青海省海东市美术家协会理事,甘肃民革画院理事,红古区文化馆副研究馆员,多幅作品参加省市展览并获奖,有六幅作品在国家级刊物发表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王元海艺术评论


    《湟水河风云》写生创作构思


    湟水谷地土地肥肥沃,湟水河大通河聚奔于斯,静静湟水河如蜿蜒的巨龙,湛蓝的天空洁白的浮云和沿河的丹霞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,偶尔惊飞野鸭飞向远方的树林,让人不由得想要赋诗一首……

    2022年我在湟水河畔写生,有感而发随机创作了这幅油画。

     

    《雪霁》60x80cm

     

    《雪霁》写生创作构思


    旧日不曾遗忘的情怀,总是在乡野里寻觅。缱绻的记忆里,有冬日的皑雪映衬着蓝天白云,静谧安详的小山村里,堡垒般厚重朴实的庄廓之间暖阳如洒。石墙、泥巴,若隐若现的“农业学大寨”几个字样,诉说着岁月的沧桑。

    2017年腊月,带着记忆,满怀憧憬,前往海东市民和县北山乡郭郭村采风写生。碧空如洗,残雪消融,诗意朦胧,一种恒久弥香的感觉…我忘了年轮,忘了所有,便痴迷于这冰清玉洁的世界里,悸动的心里开始流淌浓浓的诗意,对冬日的情愫也悄然萌发。以缅怀此情,此静,创作了此作品。

    时过境迁,新农村建设使这些古村落已搬迁,这些曾经的古院落只能留存在画面上。若干年以后,在他人的画笔中可曾有我们这一代执着的思想和寄意……

     

    《青海祥云》50cmx60cm

     

    《兰州丹霞 灵秀凤凰谷》70x180cm

     

    《川海秋水》50x70cm

     

    《大通河畔菜花香》50x65cm

     

    《秋之韵》50x60cm

     

    《依山为邻》60cmx60cm

     

    《丹霞晨曦》70x90cm

     

    《黄河之脉》65cmx90cm

     

    《胡杨魂》60x60cm

     

    《桦林冬雪》50x65cm

     

    《湟水河风云》60x90cm

     

    《向日葵》85x70cm

     

    《芦苇荡》60x60cm

     

    《米拉沟秋色》65x50cm

     

    《米拉沟之秋》65x50cm

     

    《米拉沟春雪》50cmx65cm

     

    《祁连黑河》65x50cm

     

    《秋林已醉》60x80cm

     

    《天堂寺丹霞之云淡风轻》61x61cm

     

    《通向大山的古道》50x65cm

     

    《西沟农家》50x60cm

     

    《享堂峡口》50x65cm



    特别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    网站首页 - 文化资讯 - 文化旅游 - 体育文化 - 品牌文化 - 文化教育 - 城市文化 - 影视文化 - 公益慈善 - 文化展览 - 戏曲戏剧 - 音乐文化

    站点声明:本网内容为转载,为广告,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,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

    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。

    如有站点名称冲突,侵权等请联系我们删除,请您监督!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19 中国文化报道 版权所有 XMl地图